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27
“生育津贴”这笔钱既不是男方单位出,也不是女方单位出,而是由生育保险出。我国建立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女职工在分娩和产假期间,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发放生育津贴。2019年起,各地全面实现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的合并实施,2024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超过2.5亿人。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免征个人所得税。总体来说,生育女职工相较于整体的单位就业群体而言年龄偏小,入职年限较短,一般其所在单位平均工资要高于本人工资,女职工得到的生育津贴往往高于其本人工资。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但,他知道,也许这一去就有可能回不来,他没敢再多看母亲一眼,扭头又跃入水中。”当汪娜问张伟“见义勇为也不能不要命啊”时,张伟的回答是:“我是人民子弟兵,人民养育了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关键时候要冲一把,冲一把才有生的可能。”就这样,三分半钟张伟完成了一人对五人的救援。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开通运营后,武隆区正式进入“半小时重庆中心城区、2小时成都贵阳、3小时长沙武汉”的快捷高铁圈,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27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六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京举办。本次对话的主题为“拥抱零碳未来”,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商零碳未来发展路径。
新疆机场集团总经理吕辉斌表示,国泰航空开通乌鲁木齐至香港航线,标志着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又一次升级,满足了新疆及周边地区旅客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不仅提升了乌鲁木齐机场的国际化水平,也将进一步增强新疆的区位优势和影响力,共同助力打造乌鲁木齐成为连接亚欧区域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目标。
第二,议程设置失灵。新任领导刚上任,却没有提出让民众有感的重大改革行动,欠缺议程设置能力,迄未展现其领导能力,无法主导政治议程,反而任由蓝白“在野”党主导议题引领风潮。
焦点战是成年男子组个人赛,赛道全程199.5公里,赛事前半程的节奏紧张,后半程有6人保持着较大优势,山东队苗城硕持续加速,一骑绝尘,最终成功夺得该组别冠军。青年女子组赛道全程75.5公里,黑龙江队侯雨昕夺冠。
在如此高温的天气下,华盛顿特区儿童国家医院(Children's National Hospital)的儿科医生杰斯·韦斯表示:“要多休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多喝水,并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然而,高温天气并非唯一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些地区也因地制宜,陆续出台相关举措。例如,北京、深圳、宁波等地推出服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求职、实习期间的免费住宿政策;河南省建立省级协调机制,汇集教育、人社、民政等多方力量,组织专项招聘,扩大就业机会。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表示,尽管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存在不确定性,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将继续前行,全球能源转型大势不会逆转。世界各国对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以及中国的引领作用充满期待。对中国而言,绿色转型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引擎,也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更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通往“零碳未来”的道路,绝非简单的节能减排或能源结构转型,而是一场触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
据英国政府13日发表声明称:“今天的行动包括英国首次针对俄罗斯总统‘影子舰队’中的船只实施制裁,俄罗斯利用这些船只规避英国和七国集团(G7)的制裁,并继续不受限制地进行石油贸易。”这些新制裁还针对俄罗斯军方的弹药、机床、微电子和物流供应商,包括位于中国、以色列、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的实体。声明写道,英国首相苏纳克在意大利参加G7峰会时宣布了这些新的制裁措施,“这将削弱俄罗斯为其战争机器提供资金和装备的能力”。
钦州6月27日电(禤展弘 邓淞文 何英绵)“水果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通关速度至关重要,边检效率的提升对我们来说太好了。”上海新海丰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钦州分公司船代部经理卢晓山近日受访时说。
此次,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广东省医保局开展首批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在评价机构遴选、题库建设、考点设置、考务流程、证书核发等各环节通力协作、严格把关,101名从业人员通过考试、正式持证上岗,有效填补了该省长期照护人才资质认证体系的空白。